English

乡镇卫生院像花园别墅 医生实行工作量考核制 农民电话传呼大夫来家里看病

1998-01-14 来源:光明日报  我有话说

本报讯(记者李家杰)岁末,记者来到京郊顺义县采访农村卫生工作,了解到这里的几件新鲜事:第一件:乡镇卫生院像花园别墅;第二件:医生实行工作量考核制;第三件:农民电话传呼大夫来家里看病。

顺义县卫生院的病房、门诊楼和诊疗手段普遍达到当代中国农村医疗机构一流水平,环境全部绿化美化。不少病人在宽敞的单间或装有空调的室内接受治疗。

这同几年前记者在当地的见闻形成强烈对比。那时顺义的乡镇卫生院都很简陋,不少医生不安心工作,许多农民看病宁可多破费也要进城。现在的变化从哪里来?县卫生局局长刘东升说,县委、县政府十分重视农村医疗卫生事业建设。“八五”至今,县卫生事业费做到同县财政收入同步增长,在县财政开支中占的比例年均不低于7%。近5年经费增长68%,累计达到一亿元,此外,还投入一亿元用于基本建设。

无论同他们自身纵比,还是同全国其他县横比,这个比例和绝对数都是不低的。但相对全县就医需求,这笔资金又并不宽裕。为此,顺义县委投入与改革双管齐下,在县上投入到位的同时,将乡镇卫生院管理体制,从过去县办县管,改为乡办乡管、政府补贴。这项措施在经济条件较差的乡镇,收效尤为明显。

人称“赵全穷”的赵全营镇,建卫生院花费100万元。镇长刘泉说:“镇上可从村提留乡统筹金中,提取40%发展集体事业,建卫生院,是取之于民,用之于民。”北务镇人少提留少,镇党委书记、镇长带头集资补足,建成的卫生院不比富裕乡镇差。相邻的大孙各庄镇大,镇政府拨两亩地、300万元建卫生院,建成后又增拨5亩地建院图书馆、健康教育中心。村里见状纷纷效法,促使村卫生室相继改观。农民的积极投入使县财政拨款能集中投向县重点医疗机构,全县三级医疗预防保健网更趋完善。

县卫生局在加强医疗机构管理方面下了很大功夫。他们提出综合目标责任制等5项加强管理的措施。医院将工作量化后折算成1000分,一名医生完成850分算达标,超额奖励,完不成减薪,长期完不成指标下岗。医务人员的工作态度有了显著变化,许多以前进城就医的农民,掉头回到卫生院看病,促使卫生院门诊量节节上升,加上主动开展上门服务,卫生院收入普遍提高。

卫生院财政收入增加后,有的购车接送下乡为农民治病的城里的大专家,许多院花数十万元添置先进设备。卫生院积极改善医务人员工作生活待遇,不仅使家在当地农村的职工更加热爱本职工作,而且使医学院毕业、家在县城的医生普遍能安心在乡卫生院工作。

卫生院医务人员的积极性调动起来后,农民首先受惠,一些城里人不曾享受过的医疗保健待遇,现在顺义县的农民都享受到了,给每一户建立健康档案是其中的一项。农民白天多不在家,在他们收工下班后,卫生院大夫扛上便携式仪器设备,进村逐户为农民查体建档,检查项目细致周到,查毕,每户发一张编号的卡片供日后就诊用,查出有病当场治疗。当场不能解决的,开出首诊记录单,上写病情、到卫生院哪一个科治疗,交给病人。

随后,该县又迈出新的一步:大夫分片包村。包村前,通过“请进来,送出去”,卫生院对大夫进行一专多能培训。包村后,大夫成为村民们的保健大夫。现在,村村都有电话,农民有病,电话传呼大夫来家诊治成为时尚。板桥卫生院院长单首伶认为这还不能充分满足农民需要,比如深更半夜时农民犯病怎么找包村大夫。他于是给每个包村大夫配了一台无线传呼机,并将传呼号告诉每一户农民。有了传呼机,大夫又有想法:如果农民患上急症怎么办?于是,包村大夫纷纷自费购置摩托车下村。一天深夜,农民董继红呼罗颖大夫。放下电话不久,罗大夫便风驰电掣地赶到他家。他老伴说:“过去犯病找支书,现在犯病有大夫,并且随叫随到,以后,不用再担惊受怕了。”

顺义县的农村卫生工作已得到国家有关部门的充分肯定,获得“全国初级卫生保健达标先进县”、“全国结核病控制先进县”等多项先进称号。他们的结核病控制工作被世界卫生组织当作“模式”推广。顺义县人均期望寿命已超过71岁。

手机光明网

光明网版权所有

光明日报社概况 | 关于光明网 | 报网动态 | 联系我们 | 法律声明 | 光明网邮箱 | 网站地图

光明网版权所有